技术文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技术文章 >精准监测与可视化赋能:多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的技术突破与环境应用价值

精准监测与可视化赋能:多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的技术突破与环境应用价值

更新时间:2025-11-20   点击次数:39次

智感环境研发团队基于多年微电极技术开发经验,针对单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的应用局限,聚焦市场多指标同步监测需求,开展为期数年的专项研发。通过电极材料优化、信号传输与处理系统重构等关键环节的反复测试与改进,成功推出多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Micro2100),为环境监测与科研领域提供技术革新方案。

核心技术优势:多指标同步监测

传统监测方法需依次测定不同指标,存在耗时较长、错时监测导致数据误差等问题。例如湿地环境监测中,pH 值与溶解氧(DO)的分次测定,易受环境动态变化影响,无法反映同一时刻真实状态。

多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Micro2100)可实现 pH、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Eh)、硫化氢(H₂S)、NO等4种及以上指标的同步测定。依托先进传感技术与精密信号处理算法,系统能够实时快速获取同步性数据,最大限度降低监测误差,为科研与工程应用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微电极样式.jpg

典型应用场景实践

湿地生态系统研究

在湿地土壤孔隙水监测中,该系统同步捕捉植物根系活跃区域的 DO 浓度与 pH 值变化规律 —— 白天植物光合作用导致 DO 浓度显著升高,pH 值呈现相应变化趋势。这一同步数据为解析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助力湿地保护与修复方案的优化。

土壤修复工程

针对污染土壤修复过程,系统通过同步监测 Eh 与 H₂S 指标,实时反馈土壤氧化还原状态及有毒有害气体产生情况。工程人员可基于同步数据精准调整修复方案,有效提升修复效率,降低工程成本。

特殊环境监测增强功能

系统集成可视水下摄像模块,配套补光功能,可适应低可视度、狭小空间等复杂水下环境(如深海沉积物监测、水下生物膜研究)。通过实时监控水土界面状态,结合微电极同步监测数据,实现微观化学变化与宏观形态观察的结合。例如在水下生物膜研究中,可同步获取生物膜形态分布及内部 DO、pH 等指标数据,为探究生物膜生态功能提供全面支撑。

c1d5f8d716830b686dd78ff8c3705eff.png

广泛应用领域

该系统适用于湿地、土壤孔隙水、植物根际、生物膜等多类环境监测场景:

  • 植物根际研究:同步监测根际微环境多指标,助力解析植物根系与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机制,为农作物产量提升与生长环境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 生物膜研究:依托同步监测与可视化功能,支撑生物膜形成发展及物质转化、能量传递机制研究,为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等应用提供技术保障。

多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Micro2100)通过多指标同步监测技术突破与可视化功能创新,显著提升了环境监测的精度与效率,拓展了科研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将为环境监测、生态保护、土壤修复等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助力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微电极组成.png